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我的从医路——回望初心谈感想 | 争分夺秒:急诊护士䘵宇航的生死时速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医院的急诊科,从来不是战场,却每天都在上演生死争夺。这里没有硝烟,但监护仪的警报声就是冲锋号,每一秒的迟疑都可能意味着生命的流逝。

那天下午,急救车的鸣笛声刺破走廊的嘈杂,担架床的滚轮声由远及近。"车祸伤,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的同事简短汇报,话音未落,患者已被推进抢救室。

第一秒:评估与判断

我迅速接过监护仪导线,黏贴电极片,屏幕上的数字让人心头一紧——心率132,血压78/45,血氧88%。患者的脸色苍白得像蒙了一层蜡,颈动脉搏动细速。医生下达指令:"开放两条静脉通路,乳酸林格快速输注,准备输血!" 

第一分钟:与死神抢时间 

我的手指在患者肘窝处寻找静脉,但失血让血管塌陷,触感像细软的棉线。"骨髓穿刺针!"我喊道,同时撕开包装,消毒、定位、进针——5秒完成,暗红色的血液顺利回抽,通路建立。加压输液器启动,液体以每分钟150ml的速度涌入患者体内。

第十分钟:团队协作的节奏

抢救室里没有多余的语言,只有精准的动作和默契的配合。麻醉师在准备气管插管,我递上喉镜片时,他微微点头;外科医生检查伤口,我早已备好止血敷料和弹力绷带。监护仪的警报声、呼吸机的送气声、药液滴落的声响,交织成我们最熟悉的战斗乐章。

第三十分钟:短暂的喘息

CT室打来电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可以转运。"我迅速整理转运监护仪、氧气瓶、急救药品,同时检查各条管路是否固定稳妥。推床的瞬间,家属在门外红着眼睛问:"护士,他……能活吗?"我顿了顿,只说:"我们不会放弃。"  

两小时后:胜利的代价

手术结束,患者转入ICU。我回到护士站,才发现自己的刷手衣后背已经湿透,手指因为长时间戴手套而发皱。同事递来一杯葡萄糖水,我一口灌下,甜得发苦。

为什么还在坚持?

有人问我,急诊科这么累,为什么还要干?也许是因为,当监护仪上的心电图从室颤转为窦性心律时,那种心脏也跟着重新跳动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家属颤抖着握住我的手说"谢谢"时,那种无法言喻的温暖。  

在这里,我们不是英雄,只是生命的守门人。每一次抢救,都是对"活着"最虔诚的捍卫。

供稿:盘州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