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州市中医院通过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六盘水市三级中医医院实现零的突破;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获批试运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IVF、ICSI(即试管婴儿一代、二代)技术资质,不久的将来,六盘水市第一例试管婴儿将在我院诞生……”《2023年六盘水市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计划“九个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后,六盘水市“医疗救治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目前,六盘水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790家,实有床位22155张。其中医院153家,有床位16708张;基层医疗机构1199家,有床位5447张。153家医院中,公立医院18家,企业医院9家、民营医院126家,门诊部及诊所438家。1199家基层医疗机构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家、村卫生室100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02家。
据了解,该方案出台后,意味着到2025年,六盘水50%以上县级综合医院达到国家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成功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0个以上。到2030年,确保六枝特区、盘州市各创建1所三级乙等以上医院,80%以上县级综合医院达到国家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建成国家临床重点学科(专科)3个,规划建设1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
为实现这一目标,六盘水一方面提升县医院服务能力,2023年,水城区人民医院分批次派出16名中层干部赴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进行学习,提高了医院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有效助推专科建设。同时,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选派主任医师李强入驻水城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开展为期1年的传帮带工作。
此外,水城区人民医院根据专科建设需要适时配置相应设备,购置“C”臂机、关节镜、小儿腹腔镜镜头等设备,进一步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广应用“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V-Y皮瓣修复术”“经尿道输尿管开口囊肿切开术”“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四项新医疗技术,进一步强化临床科研能力。
一方面,加快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2022年六盘水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全市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快速推进市人民医院“一院三区建设”(院本部、黄土坡院区和肿瘤医院院区)。2022年11月4日,六盘水市人民政府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签订了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
2023年6月16日,又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签订建设方案,举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六盘水医院挂牌仪式;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按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要求组织大型医用设备招采工作,拟分7个标采购价值12948.3万元的医疗设备38台,现21种25台设备已招标完成,招标成交金额为10308.58万元。
可喜的是,医院在专科建设方面,已立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胸心血管外科)并获批500万元建设资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不少于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不少于8个);在科研课题及新技术方面,获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6项、新技术新项目23项。
在此基础上,六盘水还大力开展临床重点专(学)科建设。据了解,在2021年—2023年,六盘水市共立项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9家医疗机构3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4家医疗机构8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获批4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1个中医类,分别为市妇保院产科、市医院麻醉科和普外科、盘州市中医医院中医肺病科。
推动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根据六盘水区域特点及群众就医需要,该市拟建设1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其中,六枝特区3个,盘州市4个,水城区4个,钟山区1个。2022年,六盘水争取到并完成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任务(六枝特区郎岱镇卫生院和水城区发耳镇卫生院),争取到省级补助资金1000万元。
“在乡镇医院也能享受城市医院服务……”2023年,六盘水还争取到六枝特区岩脚镇卫生院、盘州市保田镇卫生院、水城区龙场乡卫生院、钟山区南开乡卫生院4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任务,为科室增加或合并、人员配备或提升、补充设备采购以及部分基础医技楼建设改造等,争取到省级补助资金2000万元。
优化院前急救网络。根据省级统一安排,六盘水市设1个市级急救中心、2个县级急救中心(六枝特区、盘州市)、2个市级急救中心分中心(水城区、钟山区)。全市4个急救中心(分中心)均为指挥调度型急救中心。全市乡镇卫生院纳入“120”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管理已达到100%,为群众幸福“加码”。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六盘水现有中医医疗机构153家,其中中医医院16家;共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家,均全覆盖设置中医馆,已实现县域中医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
推进政府举办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科、中药房,开展中医药服务,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3家妇幼保健院均已设置中医科,已基本建成以市、县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的中医科室为骨干,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接下来,该市将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扣全市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九个专项行动”计划,突出以点带面、协同发展的思路,打造“县强,镇活,村稳”的新就医格局;督促、指导六枝特区、盘州市人民医院作为“千县工程”县医院,围绕医学检验等高质量管理促进“五大中心”建设。
同时,持续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创建,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支持,努力建设1—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积极申报6个县域医疗次中心的建设立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