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9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7-25 11:14 字体:[]

冉茂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强化六盘水市乡镇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助力防风险、促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构建“防风险”心理健康服务防护网方面

(一)夯实村级基础防线。以培训带动业务能力提升,以业务能力提升带动工作推进,通过以会代训、专题辅导等方式开展培训50次,培训16000余人次,有效地帮助基层从业人员提升服务能力和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将心理咨询和排查列入家庭医生服务内容,为把未成年人和精神障碍患者纳入重点排查、随访对象。建立“发现—评估—转介”工作机制,实行可疑病例报告制度,并转介给相关部门做好干预及服务工作,发挥基层“吹哨”职能。

(二)完善乡(镇)级服务枢纽。25个乡镇卫生院增设心理治疗科室,配置基础心理测评设备,明确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业务范围;按“四有”(独立诊室、专职人员、智能设备、转诊通道)完成心理治疗站改造。市级根据乡镇人口基础,拨付基层工作经费450万元,用于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1名心理服务志愿者,联合村医、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筛查和随访,逐步形成“预防—干预—康复”闭环。

(三)构建智能防控体系。市级投入资金130余万元建立以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中心的“六盘水市心理服务大数据中心信息化平台”,该平台通过收集汇总社会心理服务微信公众号(心悦凉都)、心理援助指挥中心、心理网格中心、心理健康体检中心、精神康复管理系统、区域化心理CT系统等6个系统的数据,分别从卫生健康、科研、企业机关、教育、政法、民政6个板块进行系统化分析呈现,为后期科研、报告、健康发展等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创建“心悦凉都”微信公众号,提供专业、免费的心理健康线上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科普宣传、音乐放松等服务;开通14条心理热线,为群众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咨询服务。

二、打通“促发展”心理健康服务保障链条方面

(一)加强资金保障。目前我市诊疗目录中关于精神心理卫生类诊疗项目有“行为观察和治疗”“冲动行为干预治疗”“行为矫正治疗”“催眠治疗”“松驰治疗”等27个项目,其中纳入医保报销19个,精神心理卫生类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占比70%。将生活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纳入社会救助精神障碍患者6819人,发放救助资金2500.43万元,其中:纳入城市低保保障1789人,发放城市低保金536.45万元;纳入农村低保3236人,发放农村低保金829.59万元;纳入临时救助16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4.5万元;纳入特困人员保障1778人,发放特困供养金1129.89万元。

(二)加强队伍建设。制定2025年提升精神疾病服务诊疗能力计划,以市三医为实训基地,开展民营精神卫生机构轮训,规范诊疗行为。探索与医科院校合作,开设基层心理治疗人才定向培养班摸底调查。

(三)创新服务模式。探索构建“精神医师+心理咨询师+社工”的多元人才库,成立社会心理服务学会、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10支服务队伍,已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50万人次。为中小学(幼儿园)配备健康副校(园)长,提供心理健康专业支持。截至目前,已完成33.2133万名学生心理健康初筛,针对初筛中发现的低危、中危、高危学生,采用专业量表进行深入筛查,并对筛查数据进行分析总结,针对进一步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开展一对一的访谈,同时进行心理指导建议,需要住院的学生,开设绿色就诊通道。

下一步,我们将以落实您的建议为契机,持续补齐乡镇心理服务短板,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保障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应有作用。

六盘水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