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医养养老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医养结合养老产业发展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目前,按照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对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全市举办养老机构40家,社区嵌入式小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个,老年助餐点10家,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08家。举办具备医疗资质、养老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12家(政府办7家,社会办5家)。我市多措并举推动医养养老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发展居家和社会养老服务。医疗机构与辖区养老机构通过医养签约合作服务,为全市40个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开展定期巡诊和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团队为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开展一年两次医养结合服务。每年为65岁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近三年累计服务2.45万人。二是持续打造专业化养老机构。对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和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提质改造,提升养老机构及养老服务设施服务水平。全市完成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改革,实现区域性中心养老机构在乡镇(街道)的全覆盖,完成建设、提质改造34个养老项目。
一、关于“从政策层面指导医养行业健康发展”建议的办理情况
我市出台《六盘水市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六盘水市居家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实施方案》文件,明确卫生健康、民政、医保、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职责,协同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由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对医养结合机构进行双备案,对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在中心城区先行先试居家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医疗机构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设置家庭病床提供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2025年,我市建立老年健康服务1+4工作机制,市人民医院为老年健康指导基地,六枝特区人民医院、盘州市人民医院、水城区人民医院、钟山区人民医院为老年健康指导站,对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常态化开展老年健康服务指导和人才培训,逐步提升全市医养结合服务质量。
二、关于“强化社会面宣传动员”建议的办理情况
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围绕各类健康宣传主题,以线下现场宣传为载体,开展健康政策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进机构活动,引导合理膳食、塑造健康行为、弘扬良好风尚。在重阳节、老年节等节点,举办“医养服务进社区”“健康养老嘉年华”,通过文艺表演、互动游戏等形式,不断加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联合医院、老年大学、养老机构,在就诊、上课、活动时嵌入宣传,医护人员在诊疗中主动介绍适合的医养服务,提高专业性和信任度。目前,全市举办医养结合机构的数量由“十三五”时期的2家增加到12家,入住老年人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关于“不断完善医养保障体系”建议的办理情况
印发《六盘水市政府购买长期照护服务实施方案》,聚焦特殊困难老年人刚性需求,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照护服务体系,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精准化、规范化长期照护服务,截至目前已为7089名老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对有集中照护意愿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进行补助,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之间的服务转介衔接。持续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为高龄、行动不便、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开展健康综合评估与服务指导,累计服务2.45万人。
四、关于“广泛动员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建议的办理情况
全市积极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21所民政养老机构以“公建民营”方式交由社会力量运营,培育了“万树龄”“楷华养老”等本土民营养老品牌。引进湖南普亲、河南恒康等省内外知名养老品牌落户,总体上形成了公建公营、公建民营、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养老格局。
202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