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2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7-15 16:53 字体:[]

张应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中医实用技术培训的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以提高基层中医药发展水平为中心,以服务网络和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了我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使群众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经济和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一、建立中医药一体化服务机制

为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我市在六盘水市中医医院和盘州市中医医院建设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盘州市中医医院中医药适宜中心已初步建成。现有6家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推广中心(基地),分别是六盘水市中医医院、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六枝特区落别布依族彝族乡卫生院、盘州市中医医院、盘州市人民医院、钟山区人民医院,每年依托推广基地对中医馆人员和村医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2024年3月,我市印发了《六盘水市 2024 年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在医共体内设立一体化管理中心,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和内部分配等工作平台和机制。按照“县级牵头医院—县域医疗次中心(中心乡镇卫生院)—一般卫生院—村卫生室”梯次带动模式搭建医共体,将辖区内所有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医共体建设。各地均成立中医药工作专班,建立市、县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指导医共体内基层中医药工作。

二、强化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培训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有效的中医药服务,我市着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去年以来,成功举办100余人参加的首届全市中医药技能大赛参加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2人、黔医人才计划广东班培训3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5人、西学中培训学员82人、贵州省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99人、“贵州省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15人、“中西医结合康复适宜技术培训”100人。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审核工作,17人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开展村医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已累计培训1213

三、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为切实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群众“简、便、廉、验”的就医需要,我市以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切点,在四个县市区中医医院成立基层中医药指导科,开展乡村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业务指导工作,对基层中医药服务单位进行人员培训和指导。目前,我市共有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92家,均全部设置中医馆,均能够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已实现县域中医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今年,我市积极推荐水城区、盘州市申报创建2022-2024年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已于5月21日-24日接受省级现场评审;并拟于8月开展2024年村卫生室村医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采取集中统一授课配合现场演示方式,对4类(刮痧类、拔罐类、灸类、推拿类等)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为5天,培训300人次,积极助推我市基层中医药设施、人员、能力及服务等提档升级,助力我市向中医药服务强市建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促进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我市中医药振兴发展。完善优化工作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提升我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全面助力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推广。二是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加强招才引智工作,依托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村卫生室村医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人才培养培训项目,通过外派进修、师承教育等渠道和方式,分层次、针对性地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特色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充分发挥中医医共体县级中医医院带动作用,加强乡村两级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内涵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4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