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六盘水市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关于在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规划引领
(一)我市已将公众急救培训和公共场所AED配置在《六盘水市“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2021年—2025年,送审稿)中体现。
(二)我市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六盘水行动推进方案〉的通知》(六盘水府办发〔2020〕6号)《健康贵州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行动计划(2020—2030)〉的通知》(黔健推委办发〔2020〕2号)要求,于2021年9月30日下发的《健康六盘水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行动计划(2021—2030)〉的通知》(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对我市在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等工作提出了2021—2030年项目实施的具体目标及主要任务,并以健康六盘水行动推进委员会名义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地。
1.在《行动计划》中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公众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率达到30%以上;公安干警、消防人员、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员和乘务员、学校校医及体育教师、保安人员、导游、医疗急救志愿者、建筑行业、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重点人群培训率达到40%以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自救互救在线学习全覆盖;加快在机场、火车站、学校、公园、广场、体育场馆、老年公寓、政务中心等公共场所建设智慧卫生医疗急救站;鼓励4A以上旅游景区、大型超市、星级酒店、会议中心等人口密集场所配备智慧卫生急救站;推动红十字健康安全教育体验馆建设。到2025 年,实现每万人配备1台AED或1个智慧卫生急救站的目标。到2030年,公众自救互救知识及技能培训普及率达到50%以上,重点人群培训率达到70%以上,学校校医及体育教师100%接受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全民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普及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推进工作要求:从2022年起,各市(特区、区)健康推进办公室要指导辖区内有关单位落实“到2025年,实现每万人配备1台AED或1个智慧卫生急救站的目标”的每年25%配备任务,同时科学配备智慧卫生急救站固定管理人员和急救志愿者,配置单位明确1-2 名智慧卫生急救站固定管理人员,每台智慧卫生急救站按照不少于10人的比例培训急救志愿者。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开展急救志愿者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和复训,经通过认证考核合格后录入智慧卫生急救站管理信息平台统一管理。通过加大宣传和使用培训力度,让社会大众会用、敢用,充分发挥各类卫生急救设施设备的关键作用。
(三)我市AED和智慧卫生急救站配置管理情况。2021年省卫健委启动的贵州智慧卫生急救站建设项目,先期在贵阳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黔西南州等4个试点城市的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率先建成45个智慧卫生急救站,其中,我市有9个智慧卫生急救站(六枝特区、盘州市和水城区各2个,钟山区3个;确保每个县区有1个旅游景点安装了)建设任务,并于2021年4月26日举办了志愿者培训班;9个智慧卫生急救站已基本建成并组织了现场验收并已纳入120管理。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8个医疗机构配备了40台AED,2个红十字景区救护站和9个智慧卫生急救站各配置1台AED,共计51台。在市急救中心组织的培训中AED使用是培训内容之一。
二、关于完善相关政策
在公共场所配置体外自动除颤仪(AED)涉及到仪器配置的规划、管理及资金筹备等系列问题,更与公众掌握基本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水平息息相关,需要各地人民政府建立公共场所配置体外自动除颤仪(AED)的规范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建立以政府主导、单位自筹、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备资金机制,逐步分批、分阶段推广实施。同时,为确保工作有序推动,各有关单位应把AED的购置、后续维护、更新以及使用培训、宣传费用等列入预算,目前,负责培训工作的各级红十字会和急救中心,以及已配置AED的医疗机构已列入预算。
三、关于提高急救知识普及率
将“救在身边+生命教育”、“关爱生命,救在身边”等活动开展与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六盘水市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行动计划(2021—2030)》等有机结合,以逐步普及、提升能力为目标,深入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五进”工作,提高急救知识普及率,鼓励公众学急救、会急救、敢急救,科学施救,推动应急救护由训到救的转变,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倡导“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文明风尚。我市在文明城市、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健康企业、健康示范一条街等系列创建工作中,已积极将应急救护培训等内容作为其中之一。目前,全市各级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等均在大力开展心肺复苏等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公益普及培训工作。
(一)各级红十字会组织急救培训情况。目前有六盘水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和钟山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2个。各级红十字会以5.8世界红十字日、红十字博爱周、世界急救日、国庆中秋志愿服务活动、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月等为契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红十字救在身边行动,利用开学季新生军训、健康教育课、安全生产月等时机,推动公益性红十字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在全市大中小学校、社区、机关、企业、农村等地广泛开展。2021年全市开展了82场次公益培训,41161人受益,超额完成省会下达的16000人培训任务;2021年培训救护员1492人(学校441人,机关363人,企业688人)。
(二)市卫生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市急救中心)组织情况。市急救中心具有美国心脏协会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培训导师11名,初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培训导师10名,红十字会急救培训师4名。在大连市中心医院的对口帮扶下,2019年12月成为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全省唯一),主要开展面向公众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急救技能巩固提升培训,美国心脏协会面向公众的拯救心脏(HS)和面向医务人员的心血管急救初级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CLS)以及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课程。自2014年底开始,共计开展面向公众的主题为“救在身边”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培训121场16184人次;专业技术人员急救技能巩固提升培训12场439人次;美国心脏协会面向公众的拯救心脏(HS)课程培训3场46人次,面向医务人员的心血管急救初级生命支持(BLS)课程培训13场744人次,高级生命支持(ACLS) 课程培训7场345人次;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课程培训3场319人次。
(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培训情况:根据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活动月等工作安排,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性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和宣传。
(四)线上培训与其它形式多样培训相结合。一是充分利用好中国红十字总会应急救护服务平台、学习强国等所免费提供的优质线上急救教学资源(含救护员培训 PPT 课件、科普动画片、教学视频等)开展好线上科普宣传及培训;广泛动员师资志愿者积极开展“五进”线下培训。二是省卫生健康委已与省应急管理厅等单位,充分应用电视、广播、公共媒体、贵州急救APP等各种新闻平台以及科技馆展现优势,有针对性的推送自救互救知识及应急救护和宣传防灾避灾、传染病防控知识,推广急救设备的使用。三是通过电视台、报刊开辟相关栏目,组织开展“全民急救日”、“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等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科普宣传活动。四是通过印制健康小贴士、建立固定宣传栏、设立社区(村)级紧急医学救援宣传员,发放公民自救互救知识读本,充分利用融媒体、手机移动终端等推送简单易懂、易学、易会的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关于建立监管体系
从2021年起,以健康贵州行动推进委员会名义对2020年九个市州的健康贵州行动推进工作进行考核,2022年对2021年考核“山地紧急医学救援行动”内容中有“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行动计划”的落实情况,目前健康贵州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对九个市州2021年考核结果反馈:仅有贵阳市和我市获得“优秀”等次。在2022年度健康贵州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拟下发的《健康贵州行动考核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十七个专项行动之一的“山地紧急医学救援行动(3分)”的评估内容中已将“开展面向公众心肺复苏等自救互助知识与技能培训”和“‘十四五’期间,机关、事业单位自救互救培训全覆盖”作为行动任务、要点要求作为今年考核评估内容。作为“市山地紧急医学救援行动工作组”牵头单位,进一步切实加强工作调度,认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下一步,健康六盘水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对各市(特区、区)和各有关单位考核中将提出“急救培训率、AED配置率”作为每年考核评估建议内容。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有力推动《行动计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推进工作要求的落实,拟定于今年8月下旬牵头开展《行动计划》执行近一年工作落实情况调研,有针对性提出制约工作推进的工作建议。
附件:民盟六盘水市委对66号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扫描件
2022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