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医养结合提升老年健康服务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医养结合与老年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目前,全市具备医疗资质、养老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12家(政府办7家,社会办5家)。其中,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的医办养模式7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养办医模式2家,医疗机构通过在养老机构嵌入医务室的嵌入式医养模式3家。我市多措并举推动医养结合赋能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一是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团队为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开展一年两次医养结合服务。每年为65岁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近三年累计服务2.45万人。二是医疗机构与辖区养老机构通过医养签约合作服务,为全市40个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开展定期巡诊和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三是通过开展医养结合示范县创建工作,围绕“组织领导好、政策支持好、机构建设好、健康服务好、环境建设好、群众满意好”的标准,六枝特区、水城区、钟山区相继获得“贵州省医养结合示范县”命名。
一、关于“理顺管理机制”建议的办理情况
我市出台《六盘水市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六盘水市居家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实施方案》文件,明确卫生健康、民政、医保、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职责,协同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由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对医养结合机构进行双备案,对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医养结合机构中社会救助的老年人养老、医疗费用由民政部门予以核销。2025年,我市建立老年健康服务1+4工作机制,市人民医院为老年健康指导基地,六枝特区人民医院、盘州市人民医院、水城区人民医院、钟山区人民医院为老年健康指导站,对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常态化开展老年健康服务指导和人才培训,通过辐射带动和指导培训,逐步提升全市医养结合服务质量。
二、关于“加大对医养结合的投入”建议的办理情况
“十四五”以来,各级财政预算加大对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的资金投入,医养结合投入经费主要支持示范创建、机构建设、健康服务等方面,有效推动全市医养结合能力建设。每年利用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等各类健康主题宣传活动,市、县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进机构”活动,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老年人开展健康义诊、服务指导。
三、关于“进一步提升医养结合满意度”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我市依托省老龄健康与医养结合专家库专家5名,通过示范指导带动,提升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水平。依托省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基地,每年派出医养结合机构人员进行3—6个月脱产培训,有效应对医养结机构人才不足、能力不强的问题;依托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健康养老服务实训基地,与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建立双向合作机制,持续为机构输送护理人才。二是强化设施设备建设。全市围绕“两重两新”,从医养结合机构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上入手,加强项目谋划和申报。2025年,申报医养结合项目5个,通过提级论证项目2个,获得中央预算资金项目1个。目前,我市六枝特区黔韵四合老年养护楼建设项目作为我省首个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的医养结合项目,创新“中医医疗+康养+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未来有望打造成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样本。
2025年7月22日